跳到主要內容

精選文章

倫敦式散步 — 第四步 Angel Station

第四步 — Angel Station 街道上的花店 站在往出口方向的長長手扶梯上,離開了Angel Station 站,一排的餐廳、酒吧、咖啡廳,服飾店,設計展覽館以及有特色的小店顯示出熱鬧的氣氛。光是星巴克在車站附近就有三家,除此之外各個大型超商也在此開設,如此的高生活機能性,讓這區域相當不僅適合家庭進駐的地方,常常可看到貴婦們推著嬰兒車在此散步,也有許多新潮設計工作室也在此承租,三不五時舉辦個展或工作坊。 可點開看放大的地圖 Angel 屬於 London Borough of Islington 地區,也是商業改造地區(有額外徵商業稅用來改善地區環境等公共服務)。沒有Islington北邊的混亂,而多了一些盎然的味道。在主要道路Upper St 的建築物多半是屬於現代風格,以前在此居住在朋友家時,總是習慣從家裡的垂直大窗戶望向街道,有的時候彷彿也跟街道上的人互望。每次要回家的路上,都會經過ㄧ戶樓下是酒吧的工作室,在晚上他總是一個人,在窗戶裡面對著一排排的書櫃,打著電腦,而不畏樓下的歡聲,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一樓是酒吧的工作室 而從Upper St 往Charlton Pl再轉進Camden Passage 是Angel 區域的小市集,假日會有古董攤販,平日則是咖啡廳與餐廳也都高朋滿座的人文區。美式風格的早餐俱樂部餐廳是我每次經過這都要進去的餐廳,店裏貼滿了「早餐俱樂部」的海報以及相關的報導文章。每次走進這裡就像是重溫了學生時代的感覺,而且每份餐點的分量也是驚人之多。 再回到Upper St的分岔路往Inslington Green 轉進去St Peter's St,則是倫敦最大間的Cass Art。Cass art 獨棟的木頭倉庫設計總共有兩層樓以及地下一樓,是專門賣有關繪畫的用具,器具琳琅滿目,也時常舉辦工作坊的活動。每年暑假都會有大打折扣的一天,在那一天都可看到學生門大排長龍的盛況。 Cass Art的店門 再往上走有現代風格的劇院,也有霓虹燈上閃爍著上映的電影名字的復古風格的電影院。 復古電影院 而2013年6月13號是英國樂團 Trav...

譜上心空 第四回


第四回

「 哈啾! 」

原本以為沒有人在的公園,突然發出了聲音引起了逸聲的好奇心,離開了長椅往前走。

「 果然沒有人在吧。」逸聲繞了一圈,沒有看到人的蹤影。

「 哈啾!」

聲音再度從公園中心旁邊的樹叢傳來,逸聲隨著聲音尋去發現有個小黑影在抖動。

「 有人在那邊嗎?」對方沒有回應,逸聲繞了一圈走向前蹲了下來,黑色短髮、藍色的洋裝、低著頭抱著像是畫板的東西,身體正微微的傾斜,眼看著就要跌落在地上。

「 喂!」逸聲伸出了手,擋住女孩倒下的身體卻失去了重心,一起躺在濕濕的草地上。

「 啊…」逸聲發出了聲音,躺在逸聲手臂上的女孩,慢慢地睜開了眼。

「 你.... 變態!」帶著鏡框的短髮的女孩正是籽言,在她的瞳孔下映著對方白淨的皮膚、單眼皮、俊挺的鼻子,籽言想到了這不正是昨天所看到的人。

「 你給我先起來!」籽言才發現自己正躺在對方的懷裡,趕緊拍了拍洋裝站起來,逸聲也才能從草地站起身來,當兩人對視的時候,雨滴正不斷的從籽言的髮梢落了下來,一滴滴滑過脖子映在藍色的洋裝像是徜徉在海洋裡。

「 你先拿著這束花。」逸聲將棉花遞給了籽言,撿起掉落在一旁的雨傘,用雙手為兩人撐開了一片天。

「 你是那天的女生吧!你一個人在這裡做什麼?」

「 我...在想著要將昨天的畫完成,雖然昨天下午補畫了一些,但覺得不太對,本來先趁著雨變小的時候來這裡看看,但後來雨越變越大,只好躲在這等雨停,結果好像不小心睡著了。」籽言那雙眼睛骨碌碌隨著思緒轉動,就像是小狗的尾巴搖動轉不停。

「 你.... 欸... 怎麼會有人會躲在樹下。」

「 這邊可以擋雨呀!」

「 算了,這是你自己的事。我只是要問你,你是不是那天將畫留在椅子上忘了拿?」

「 畫...你拿走了嗎?」

「 我先把它拿走了。」

「 太好了,我隔天來找都找不到,還以為被丟掉了。」逸聲想著原來那天她也來了。

「 畫呢?」

「 在我家。」

「 啊… 你沒帶來嗎?」

「 我一直帶著才奇怪吧!」

「 哈哈!是嗎?」

「 你... 不知道我是誰嗎?」逸聲才想到一般人看到他幾乎都是尖叫著,很少看到可以跟他對話超過三句的女生。

「 這麼說起來,好像前天有在電視上看到你,你是歌手嗎?」

「 你前天才知道嗎?」

「 對呀!我很少看電視。」

「 叮~叮~叮」兩人手機一同響起,打斷了彼此的時光。

「 知道了,我要回去了。嗯.... 有一些吃的。」逸聲掛上海海的來電,籽言還正在通話中。

「 啊….對.... 我在公園。」

「 什麼,你在附近.... 但雨好像快停了,好吧!我去前面等你。」籽言掛上了郁渼的電話。

「 我要先走了,拜拜。」籽言講完後就自顧自地跑向公園的另一頭,在下著雨的夜晚就像是蜻蜓點水般的輕巧消失在盡頭。

「 欸... 畫.... 」摸不清對方的想法,逸聲也走向了公園停放車子的地方。

「 奇怪的女孩。」逸聲心裡想著。

「 籽言,你果然又跑到這裡來了,你不是才被像歌星的那個變態騷擾過嗎?」

「 啊!我剛剛碰到他了。」

「 什麼!那你有沒有怎麼樣?」

「 嗯... 他好像其實並不是變態,而且他幫我把畫收好了。」

「 那畫呢?而且你什麼時候手上多了一束棉花。」

「 啊!這下變成我拿了他的東西了。」

「 他送你棉花?欸!所以你那個變態真的是那位歌星嗎?」

「 好像是喔!他說他是歌星。」

「 哇!一向跟社會脫節的你竟然碰到了大明星。」

「 他真的那麼紅嗎?」

「 我看你回學校時可別跟別人說這件事,會引起暴動的。」郁渼在停車時,抓住籽言的肩膀,認真的看著對方的雙眼說著。

「 哈哈哈!好誇張 」兩人就這樣打打鬧鬧的回到了房子後,籽言將濕透的畫作小心翼翼地放在客廳,先前沒乾的水彩染上了雨滴,讓原本的畫摻上了殘影變成與先前那幅清晨的畫不同,變成悲傷卻沉靜的色彩。

「 耶~我們的食物回來了。」一回到家,海海就馬上來迎接逸聲手上拿著的一袋袋的食物。

「 你們不是去吃晚餐了嗎。」逸聲將袋子舉高,讓海海一下子先撲個空。

「 沒有啦!是我又餓了。」海海趕緊將袋子拿了下來,打開這些美味的食物享用著。

「 鐘銘大哥你要不要來吃。」海海嘴巴上塞滿了食物,一邊不忘著呼喊鐘銘。

「 你自己吃不胖,可別陷害我。」雖然鐘銘嘴巴這麼說,卻還是張嘴接受了海海餵的豬排。

「 你們知道嗎?最近那個選秀節目好紅喔!好像本週將會選出最後的團體人選後會一起出道。」海海滑著手機看到了新聞。

「 但那些不是其實已經先暗自選好出道人選了嗎?」逸聲將濕透的傘打開放在陽台上。

「 是嗎?不是真的跟節目一起由觀眾選嗎?」

「 你出道幾年了!公司不會做這種沒把握的事,這可是為了先在出道前先累積知名度。」鐘銘也加入了討論。

「 但是那些辛苦準備選秀的人,不一定知道吧。」海海仍不放棄地主張自己的想法。

「 這…我就不知道,不過我們年底要辦的演唱會跟推出新專輯,那些人一出來可是來勢洶洶。」鐘銘看著海海認真的眼神,一下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 不會啦!要對我們自己有信心!我們可是Y Cloud。」海海反而自信十足的握緊了雙手。

「 講到專輯,主打歌還沒有決定好吧?」逸聲坐在沙發上,雙手撐著下巴想著專輯的事。

「 對.... 因為我們還是沒有跟公司達到共識。」

「 他們還是想放那種大眾舞曲歌嗎?」

「 可能公司的考量還是想讓我們先走安全牌路線。」

「 這樣的我們跟其他團體有什麼差別?」海海看著兩位僵持不下的狀況,試著想說些什麼,但也搭不上話,一方面了解逸聲對音樂的堅持,也知道鐘銘對團體的用心。

「 逸聲,明天公司開會時我來說明,你不要跟過去一樣,每次一言不合就衝出去。」

「 因為我可不像你,對音樂不會堅持。」

「 你說什麼!」

「 啊!逸聲不是這個意思。」看著鐘銘似乎就要衝上去對質逸聲,海海連忙擋在面前,逸聲卻轉頭走上樓離去,鐘銘也轉頭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只剩下一個人在客廳的海海,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祈禱著希望明天能夠好好開會,就回到了餐桌上繼續吃。

▶ 譜上心空第三回
-----------------------------------------------------------
👏 👏 歡迎追蹤粉絲專頁如下 ✅

FB 旅人YU ☕
IG a_travel_intern_yu ☕
Twitter a travel yu ☕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倫敦式散步 — 第四步 Angel Station

第四步 — Angel Station 街道上的花店 站在往出口方向的長長手扶梯上,離開了Angel Station 站,一排的餐廳、酒吧、咖啡廳,服飾店,設計展覽館以及有特色的小店顯示出熱鬧的氣氛。光是星巴克在車站附近就有三家,除此之外各個大型超商也在此開設,如此的高生活機能性,讓這區域相當不僅適合家庭進駐的地方,常常可看到貴婦們推著嬰兒車在此散步,也有許多新潮設計工作室也在此承租,三不五時舉辦個展或工作坊。 可點開看放大的地圖 Angel 屬於 London Borough of Islington 地區,也是商業改造地區(有額外徵商業稅用來改善地區環境等公共服務)。沒有Islington北邊的混亂,而多了一些盎然的味道。在主要道路Upper St 的建築物多半是屬於現代風格,以前在此居住在朋友家時,總是習慣從家裡的垂直大窗戶望向街道,有的時候彷彿也跟街道上的人互望。每次要回家的路上,都會經過ㄧ戶樓下是酒吧的工作室,在晚上他總是一個人,在窗戶裡面對著一排排的書櫃,打著電腦,而不畏樓下的歡聲,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一樓是酒吧的工作室 而從Upper St 往Charlton Pl再轉進Camden Passage 是Angel 區域的小市集,假日會有古董攤販,平日則是咖啡廳與餐廳也都高朋滿座的人文區。美式風格的早餐俱樂部餐廳是我每次經過這都要進去的餐廳,店裏貼滿了「早餐俱樂部」的海報以及相關的報導文章。每次走進這裡就像是重溫了學生時代的感覺,而且每份餐點的分量也是驚人之多。 再回到Upper St的分岔路往Inslington Green 轉進去St Peter's St,則是倫敦最大間的Cass Art。Cass art 獨棟的木頭倉庫設計總共有兩層樓以及地下一樓,是專門賣有關繪畫的用具,器具琳琅滿目,也時常舉辦工作坊的活動。每年暑假都會有大打折扣的一天,在那一天都可看到學生門大排長龍的盛況。 Cass Art的店門 再往上走有現代風格的劇院,也有霓虹燈上閃爍著上映的電影名字的復古風格的電影院。 復古電影院 而2013年6月13號是英國樂團 Trav...

倫敦式散步 — 第七步 Portobello Road Market

第七步 —   Portobello Road Market Portobello Road  街景 Portobello Road 路上的建築物 Portobello Road Market 以賣古董物品聞名,幾乎是每個去倫敦旅遊的人,一定會前往的熱門旅遊景點。 以前因為在服飾店打工的關係,每到假日都會來Portobello Road報到,對於市集的路線很熟悉,市集主要在星期六開放,星期日是最冷清的一天,幾乎沒有攤販開張。 市集取名來自於路名ーPortobello Road,從北到南的兩端的可分別搭乘Notting Hill Gate Station (Central/ Circle/ District)和 Ladbroke Grove Station(Circle/ Hammersmith&City)全長約一公里,橫跨了Notting Hill district ,雖然只是約20幾分鐘的路程,但路上琳瑯滿目的市集需要花上三、四個小時左右才能逛完。 Portobello Road 路上的建築物 從1940年代開始,Portobello Road 除了原先規劃給上流階級的住宅區以外,也開始租給更多不同階層的人住進此區,湧進越來越多不同性質的攤販如像撿破爛的人販賣陶碗瓢盆等,進而更多的攤販也賣起手飾品、古董等,這樣的狀況反而取代了原先以賣鮮果以及食物為主的市集。 主要的路段以Portobello Road 分為以下 二手商品 – Golborne Road to Westway 服飾 – Westway area 傢俱 – Westway to Talbot Road 鮮果和食物 – Talbot Road to Elgin Crescent 古董 – Elgin Crescent to Chepstow Villas Portobello Road market 攤販 除了市集以外也有其他的活動,從1996開始在八月底所舉辦的Portobello Film Festival為三個星期長的電影節,主要以獨立電影為主,免費播放將近有700百部的影片其中包含實驗性、短片、紀錄片、音樂和動畫片等,也可因此參觀平常不對外開放...

倫敦式散步 — 第三步 Tate Modern

 第三步 — Tate Modern Tate Modern外觀 原始斑駁如 作廢已久的工廠,沒有多餘的顏色只有土色籠罩著,方格的空間還有長長的煙管, 座落在泰晤士河旁邊,旁邊有莎士比亞劇院,以及千禧橋可以連接到對岸的聖保羅教堂, 這就是--TATE MODERN。 千禧橋以及對面的聖保羅教堂 Tate Modern的前身為河畔電力廠,在1981年關閉後由兩位瑞士建築師 Jacques Herzog和Pierre de Meuron改造。建築師決定繼承了建築物的外觀,而進行內部的革新,在其中的創舉甚至用了四百二十萬的磚塊來打造垂直的窗口,以在內部可投射出戲劇性的光亮感覺。到了西元2000年 TATE MODERN才正式對外開放。 而我自己最喜歡在平日來。平日裡沒有太多遊客,可以靜靜的欣賞博物館裡的作品,也不用太擔心荷包的問題,因為館藏都是免費可觀賞,除了一些特展需要收費門票之外。主要展覽為現代藝術風格 ,而另一間Tate Britain則是有古典藝術展覽風格。除了倫敦之外,還有兩間在Liverpool 和 St lves。 館內的商店以及大廳的入口 即便是平日,廣大的Tate Modern 總是會有人註腳,如坐在大廳的階梯看書、喝咖啡、聽音樂。而商店也總是有不少顧客會被藝術人文類的書所吸引。 每次在此看展,在偌大的空間裡,可以進行自己與藝術品的對話。雖然也許不明白其中的意境,但沈澱下白天的紛紛擾擾,取而代之的是感受那純粹美好事物的饗宴。我想,這或許是人們被吸引走進美術館的理由。 六層樓的Tate Modern你可以選擇要在頂樓喝一杯咖啡或紅酒來觀看泰晤士河裡的風景,也可在二到四樓中不同的展覽廳遊走,或索性就在大門入口處坐在階梯裡看起書,因為Tate Modern就是你自己的藝術館,沒有制式化的規定,看畫、看書、喝咖啡、或是到處亂走都是這裡的特色。 即便離開了Tate,在外面的環境也是Tate的一部份,路旁的樹蔭,河邊的街頭藝人的表演,有時也會有裝置藝術的展示。去年和朋友在此參觀,倫敦設計節九月所推出的的「Endless Stair」大家都可以自由的爬上爬下,當爬到頂端時原本以為會有些恐懼,但取而代之的是舒適感,感受微涼的風與沒有盡頭端的樓梯所欣賞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