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7的文章

精選文章

倫敦式散步 — 第四步 Angel Station

第四步 — Angel Station 街道上的花店 站在往出口方向的長長手扶梯上,離開了Angel Station 站,一排的餐廳、酒吧、咖啡廳,服飾店,設計展覽館以及有特色的小店顯示出熱鬧的氣氛。光是星巴克在車站附近就有三家,除此之外各個大型超商也在此開設,如此的高生活機能性,讓這區域相當不僅適合家庭進駐的地方,常常可看到貴婦們推著嬰兒車在此散步,也有許多新潮設計工作室也在此承租,三不五時舉辦個展或工作坊。 可點開看放大的地圖 Angel 屬於 London Borough of Islington 地區,也是商業改造地區(有額外徵商業稅用來改善地區環境等公共服務)。沒有Islington北邊的混亂,而多了一些盎然的味道。在主要道路Upper St 的建築物多半是屬於現代風格,以前在此居住在朋友家時,總是習慣從家裡的垂直大窗戶望向街道,有的時候彷彿也跟街道上的人互望。每次要回家的路上,都會經過ㄧ戶樓下是酒吧的工作室,在晚上他總是一個人,在窗戶裡面對著一排排的書櫃,打著電腦,而不畏樓下的歡聲,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一樓是酒吧的工作室 而從Upper St 往Charlton Pl再轉進Camden Passage 是Angel 區域的小市集,假日會有古董攤販,平日則是咖啡廳與餐廳也都高朋滿座的人文區。美式風格的早餐俱樂部餐廳是我每次經過這都要進去的餐廳,店裏貼滿了「早餐俱樂部」的海報以及相關的報導文章。每次走進這裡就像是重溫了學生時代的感覺,而且每份餐點的分量也是驚人之多。 再回到Upper St的分岔路往Inslington Green 轉進去St Peter's St,則是倫敦最大間的Cass Art。Cass art 獨棟的木頭倉庫設計總共有兩層樓以及地下一樓,是專門賣有關繪畫的用具,器具琳琅滿目,也時常舉辦工作坊的活動。每年暑假都會有大打折扣的一天,在那一天都可看到學生門大排長龍的盛況。 Cass Art的店門 再往上走有現代風格的劇院,也有霓虹燈上閃爍著上映的電影名字的復古風格的電影院。 復古電影院 而2013年6月13號是英國樂團 Trav

倫敦式散步 ㄧ 第八步 Brick Lane(下)

第八步 — Brick Lane (紅磚巷) Brick Lane 的街景 塗鴉、紅磚、咖哩是一腳走進 Brick Lane 就能感受到的景象,那無所不在的復古和路人自我不羈的態度,都是典型東倫敦的氛圍。當初因磚塊建材取名- Brick Lane,並在倫敦大火之後拓大了磚塊建材範圍,而今 Brick Lane 的稱號不再單純指這條巷子,更是泛指了Spitalfields 的區域以及東倫敦的特色代表。 Brick Lane Market    Brick Lane 的地圖 如果想跳過前面  Spitalfields的市集 ,可從 Aldgate East 車站出來後的第二條路,轉進去便是Brick Lane。如前篇所敘述的此區發展經過和外來人的遷移,早期的刻板印象當地人總會聯想到,發生於此地開膛手傑克可怕事件的治安危機,但隨著後來的城市發展,市集的聚落吸引更多的人潮聚集,特色的咖啡店、復古商店、夜店也紛紛進駐,路上斑駁塗鴉的牆壁變成了許多時尚雜誌拍照的熱門選項,使很多年輕人反而更想前來一探究竟。 牆上的塗鴉 復古風格的咖啡店 以The Old Truman Brewery(釀酒場)為中心開始拓展,早期釀酒場興起後經營者獲得國王授權得以開始經營附近的市集,如今釀酒場已轉換型態變成經營餐廳、不同型態的市集和場地租借等,而原本的Truman Brewery 於2010年開始復興,地點則在較遠的Hackney Wick。這裡的市集比較廣為人知的為 Sunday UPmarket 和Brick Lane Market 還有其他如Vintage Market(復古市集)、職人工匠、茶具器皿等不同主題的市集,相較於每天都開張的Spitalfields Market,圍繞在市集Brick Lane的二手商品和小吃攤等市集多半只有在週末營業。     Vintage Market 和 Sunday UPmarket Sunday UPmarket裡面 沿著Brick Lane 走下去,沿路總是有看不完的商店,除了吃的和服裝之外,音樂在這裡也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而我自己非常喜歡閒晃的 Rough Trade East 唱片行,有著包羅萬象的音樂類型,不定時還有音樂表演,每次都會進來逛上一個小時後

倫敦式散步 ㄧ 第八步 Old Spitalfields Market (上 )

第八步 — Old Spitalfields Market (舊斯皮塔佛德市場) 搭往 Liverpool Street station的方向,車站路線眾多包含了火車、路上的鐵路、地鐵還有通往Stansted Airport 機場等,抵達後從正門走出來 小黃瓜大樓 便矗立在前方,再走約九分鐘的路程即可到達歷史悠久的 Old Spitalfields Market ,另外還有兩個市集 — 星期天營業的 Sunday Upmarket 和以復古服裝跟咖哩聞名的Brick Lane Market就在後方。 Liverpool Street 地圖路線 走進了市集廣場後別於百貨公司的成品感覺,更多的是自由的創意和強烈的自我風格感,琳瑯滿目的攤販當中皮件、飾品為大宗,其他的還有一些畫作、設計小物等,而這裡的人穿搭幾乎也都是毛料大衣、寬皮帶、牛津鞋,所以只要在這裡逛著一圈買上幾件單品就可以變的東倫敦人一樣走向70年代的自由奔放感,皮草大衣的隨意穿搭加上靴子(圖右),鮮豔的民俗圖騰(圖左)等,或搭上寬皮帶的運用將衣服穿出的感覺。 位在Spitalfields 區的市集受到共有三次的文化衝擊,讓此區成為不受傳統的約束將非主流變成主流的地方,圍繞著市集的周圍的咖啡店、服飾店都必須要有強烈的風格才能在此區受到注目。 Old Spitalfields Market 源起於1638年由查理ㄧ世授權可在此地販售肉類等食品後,開始聚集了市場聚落,而在經歷倫敦大火後反而使位於郊區的 Spitalfields 有更多人潮聚集,在17世紀有另一群從巴黎逃開的基督新教徒在此地帶給愛爾蘭的紡織產業的絲綢後,隨著紡織沒落後留下了一群人便在倫敦碼頭進行修建相關工作,另一波人潮則是猶太人為了躲避波蘭迫害,大量遷移到此地變成最大的猶太人群落,最後一波移民則是在猶太人遷移後孟加拉人移居此地,帶來不同的文化和商業的生機,更造就了Brick Lane的特色。歷史上的今天也留下了這些不同信仰的建築文物包含新教徒、猶太教堂和穆斯林清真寺等的宗教集會場所,其他相關建築物也列為英國特殊建築和歷史遺產法定列表保護。 市集的攤販 市集之後進行了幾次的改造後,最後在原有的市集Old Spitalfields Market 周圍新建摩登的現代化廣場和店家進駐空間,

倫敦主題式散步 — My Night with Philosophers

倫敦主題式散步 —  我與哲學家之夜 (My Night with Philosophers) 翻開過去記憶的照片穿過高談闊論的房間,黑白艱澀的影像,掉落的紅酒杯,聽不見玻璃的破碎,卻喚起隱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哲學家思想。 意外地在某天的報紙上看到一小則廣告的消息上刊登著「 我與哲學家之夜 My Night with Philosophers 」,雖然對於哲學的概念模糊,大概只想到法國哲學家笛卡爾提出的「我思故我在」,或是想像著哲學家們在推滿書本的地方,捲著煙草吞雲吐霧般的討論著難有出口的議題。然而腳步還是被吸引前往位在 South Kensington Station 的法國協會( Institut français )「 我與哲學家之夜 」的舉辦場所,協會為1910所創立除了有語言課程之外,還有電影院、咖啡廳、圖書館等。 報紙上的廣告 點圖可查看地圖 2013年在倫敦的法國協會所舉辦的「我與哲學家的夜晚 」,從晚上七點開始到早上七點,共超過一百個以上的活動,所有的活動從電影、講座、朗讀、音樂演奏等皆為免費。來自70個歐洲各地的哲學家一同來探討不同的議題如存在的意義、性慾的象徵、如何馴服殭屍等、還有舞者、演員、音樂家和DJ的加入顛覆了以往對哲學的印象,整晚除了免費供應的咖啡之外,凌晨時間還有紅酒的調味劑。 創辦人Mériam Korichi身兼哲學家和戲劇舞台導演,除了舞台劇的編導之外,2015年在紐約大學哲學系的春季學期作為訪問研究員,研究主題為藝術背後的哲學意義,也在巴黎的高等師範大學和哈佛大學擔任客座研究員等,並由法國的加利瑪出版社發行包含 Letters on Evil、A Correspondence between Spinoza and Blyenberg、 A Treatise of Good Sentiments 等著作。2010開始在巴黎挑戰了哲學、戲劇、現代藝術以新的面貌創辦哲學活動、2012-2013倫敦舉辦我與哲學家的夜晚、2014柏林和2016赫爾辛基藝術節當中的哲學家之夜等。( 詳請請參考 http://www.nightofphilosophy.com/aboutus/) 當天活動情形 那天的情況比想像中的還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