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8的文章

精選文章

倫敦式散步 — 第四步 Angel Station

第四步 — Angel Station 街道上的花店 站在往出口方向的長長手扶梯上,離開了Angel Station 站,一排的餐廳、酒吧、咖啡廳,服飾店,設計展覽館以及有特色的小店顯示出熱鬧的氣氛。光是星巴克在車站附近就有三家,除此之外各個大型超商也在此開設,如此的高生活機能性,讓這區域相當不僅適合家庭進駐的地方,常常可看到貴婦們推著嬰兒車在此散步,也有許多新潮設計工作室也在此承租,三不五時舉辦個展或工作坊。 可點開看放大的地圖 Angel 屬於 London Borough of Islington 地區,也是商業改造地區(有額外徵商業稅用來改善地區環境等公共服務)。沒有Islington北邊的混亂,而多了一些盎然的味道。在主要道路Upper St 的建築物多半是屬於現代風格,以前在此居住在朋友家時,總是習慣從家裡的垂直大窗戶望向街道,有的時候彷彿也跟街道上的人互望。每次要回家的路上,都會經過ㄧ戶樓下是酒吧的工作室,在晚上他總是一個人,在窗戶裡面對著一排排的書櫃,打著電腦,而不畏樓下的歡聲,讓我覺得不可思議。 一樓是酒吧的工作室 而從Upper St 往Charlton Pl再轉進Camden Passage 是Angel 區域的小市集,假日會有古董攤販,平日則是咖啡廳與餐廳也都高朋滿座的人文區。美式風格的早餐俱樂部餐廳是我每次經過這都要進去的餐廳,店裏貼滿了「早餐俱樂部」的海報以及相關的報導文章。每次走進這裡就像是重溫了學生時代的感覺,而且每份餐點的分量也是驚人之多。 再回到Upper St的分岔路往Inslington Green 轉進去St Peter's St,則是倫敦最大間的Cass Art。Cass art 獨棟的木頭倉庫設計總共有兩層樓以及地下一樓,是專門賣有關繪畫的用具,器具琳琅滿目,也時常舉辦工作坊的活動。每年暑假都會有大打折扣的一天,在那一天都可看到學生門大排長龍的盛況。 Cass Art的店門 再往上走有現代風格的劇院,也有霓虹燈上閃爍著上映的電影名字的復古風格的電影院。 復古電影院 而2013年6月13號是英國樂團 Trav

倫敦式散步 ㄧ 第十二 步 Museum of London

第十二步 ㄧ  Museum of London ( 倫敦博物館 ) All about London we living  參觀特點  #每天開放 #免費入場#倫敦過往和今日 走在現在的倫敦,想著過去曾經是什麼樣子的面貌?路上的汽車、人們的穿著、都和那個時刻的社會緊緊相依,如果過去存在著未來博物館,看著現在的城市,不曉得他們會是感到開心還是遺憾呢? 城市街頭 最大的城市歷史館藏 入口 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歷史收藏之稱ㄧ 倫敦博物館 包含超過六百萬的文物,從1976年12月開張的倫敦博物館隸屬於巴比肯屋村(Barbican Estate)同為倫敦市法團管理,當時的建築設計特定用單方向的路線讓人觀看倫敦史前到現代的變化,呈現倫敦社會歷史和居民發展變化。  1850s-1960s 展間 博物館開箱 可點開查看地圖 在市中心的博物館位於 St. Paul's 和 Barbican Station 中間,居高臨下的視野將城市的風景一覽無遺。 博物館位於具有歷史痕跡意義的倫敦牆(London Wall)內,從羅馬帝國開始興建,隨著世代演變逐漸增擴,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奇蹟地存活下來,將倫敦牆古物融入現代的餐廳讓訪客更貼近體驗。 倫敦牆(London Wall ) 餐廳 博物館地圖 開館後再次整頓,投入了兩千萬英鎊於2010年的五月完成,增加了四個展間增加展示7000個文物,內容包含過去的史前時期、羅馬時期、中世紀倫敦、1640s英國內戰、1665鼠疫和1666年倫敦大火、擴建發展(1660-1850)、人物城市描寫(1850-1940)維多利亞時代的重建商店和公共建築之外還特別加重西區劇院發展、女權主義興起、世界第一次和第二次大戰等 → 路線介紹 1670s-1850s 1908 計程車 1922 J. Lyons & Co 咖啡店的服務生 最後面的展間則是世界城市主題(1950-今日),從1950年的英式西裝設計、 1960年Mary Quant引領搖擺的時裝風潮、披頭四(The Beatles)的風靡現象->延伸閱讀 第五步Abbey Road ,1970年的嬉皮時期、除此之外更特別收藏了亞歷山大·麥昆(

倫敦主題式散步 ㄧ London Fashion Week

倫敦時裝週是什麼?! 從1983年10月由英國時裝委員會(英語:British Fashion Council,縮寫:BFC) 舉辦了第一屆倫敦時裝週,並與紐約、米蘭、巴黎時裝週合稱為四大時裝週,→  2018年時裝將於9/13-18號舉行。 以前的時裝週可是讓品牌得以曝光的大好機會,吸引相關的時裝、採購者、百貨業者可到場為品牌宣傳、下訂單等,但現在隨著電商、網路的發達,漸漸的有些品牌不再以時裝週為唯一的出口,雖然時裝周的黃金時光可能稍稍的減弱,但能夠在場感受到那些前衛的設計師為品牌展現新一季的服裝美學 ,還是讓人在結束後想為他們大力地鼓掌。 一年只舉辦兩次的時裝週,分別在每年2月走秋冬商品、九月走春夏商品場次,主要場地在 Somerset House ,但在2017年開始移到旁邊的 The Store 更為現代工業風格的場地,廣場還會另外再搭棚設置多個品牌展示間、走秀等活動,除了相關的時裝產業人士前往之外,一般民眾也可參加其他相關活動,在官網買票入場 → (倫敦時裝節9/20-9/23) ,票價£20起,有許多知名品牌也會在此以相當心動的價錢零售商品,讓逛的人總是大包小包的滿載回家。 逛不完的展間 第一次參加時裝週時,穿著高跟鞋從 Tample 站前往會場,ㄧ到 Somerset House 門口時,在票口遇到了標準歐洲帥哥,還親切地幫我和朋友合照,時裝周果然聚集了許多顏值和品味高的人士,就算在場外看也很有收穫,房子裡規劃六大空間加上外面設置的區域起碼有150 個以上的品牌,除了有精品集結的快閃店包含 Gucci 、 YSL、Vivienne Westwood等,還有設計師的獨立品牌,生活、家居方面的時尚飾品等,不僅可供買家訂購,也有零售販賣的方式,多半的商品也會有折扣,讓人禁不住想帶他們回家。 時裝秀直擊現場 根據當初所購買的門票價錢不同,可以看的時裝秀、座位也不一樣,設計師和趨勢的時裝秀,想看的項目都可以在節目單上看到,但其實如果真的有特定喜歡的設計師品牌,也可以從對方的官網、FB得知是否有缺後台實習生著手,不少設計師都會需要人手幫忙,如果應徵上更可以得到第一手後台真實資訊。 多元講座 逛累了,看累了也可以坐下來聽場時裝的講座、舉凡設計師的經驗分享、時裝工作

說起冰島...只有去過那裡才能感受到種種的不思議發生( Iceland Airwaves 篇 )

以冰島之名的外框下 即使身在零下的溫度   人們卻充滿熱情並富有創造力  Iceland Airwaves  前一陣子因為世界盃掀起熱潮的冰島國家隊,那維京戰吼的加油聲 \(  ̄□ ̄)/呼!\(  ̄□ ̄)/呼!\(  ̄□ ̄)/呼! ,完全表達出冰島人的熱情。 對於人口只有三十多萬的國家,藝術文化的表現也讓村上春樹感到驚奇在「你說、寮國到底有什麼?」書上提到,光是首都雷克雅維克就有340人登記為作家,音樂方面也不得不提到 Björk、Sigur Rós那空靈的音樂記號,也是吸引我前來的原因之一。 冰島航空 從英國倫敦到冰島雷克雅維克飛行時間約三個小時多的旅程,目前為止踏上了冰島的土地已累積兩趟,十月底的冰島天氣,走在街上必配的冷颼颼天氣陪伴,或許是因為喜歡冰冷的緣故,來到這裡總是比其他的旅途更多點期待。 一但參加就會上癮的 Iceland Airwaves 入場的手環門票 兩次來冰島都是為了 (Iceland Airwaves)冰島音樂節 ,從1999年開始的 Airwaves主要來自歐、美洲國家的音樂人士參與,為期四、五天的音樂活動,今年11月正是它20歲週年的慶典。而回溯到2011年是我第一次參加音樂節的時候,當時冰島還陷在國家破產的期間,但走在城市裡卻只感受到冰島人們的熱情,絲毫不見低迷的氣象。 市中心 兩次抵達首都雷克雅維克(Reykjavik)天空皆已昏暗,由於位置在北邊的關係,冬天的日照很短約三四點太陽就下班了,幸好城市裡的活躍氣氛讓漫長的夜晚更顯得浪漫。整個城市都在歡慶著音樂的活動是我對這個地方的第一印象,從下午在各個咖啡廳、餐廳、學校表演廳、住家閣樓、青年旅館的非正式演出場次,不需門票也可以自由前往各個表演場地,看著手冊上寫著滿滿的表演時間表,按圖索驥以表演場地為關卡,一步一步地到達目的地,不論在市中心和山坡上,每一個地方都充滿了驚奇。 一天到晚聽不完的音樂 任何場地都可以自在地拿著啤酒享受音樂,有一天的下午場次隨意的進到了某戶人家的狹小的閣樓,兩位音樂人士穿著復古的毛衣,一位拿著IPAD唱著歌,另一位則是擔任DJ控制音盤,進行到一半時,還有人將剛烤好的麵包從門外傳到了房間,食物的美味和歡樂的音樂,至今想起來還是個不可思議的美好體驗。 Kex h

台北主題式散步ㄧ 翻騰印花 TAKO LABO

走進中山區的小巷子,一間充滿有機風格的店家巧妙地嵌進街道中,店家老闆特別邀請了來自日本的設計師—太公良 TAKORA 與京都 NINP 合作的商品,展出讓藝術也能融進生活中的手袋、裱布畫、髮帶和壓克力配件。 太公良設計師 展覽 壓克力吊飾 設計師從18歲開始研究圖騰,將單調的圖案分解成元素的方式,拓展出各式各樣的組合美學,讓印花的線條跳出了平面的限制,起初從卡片開始著手,以符合日本人在逢年過節時寫賀卡的習慣,作為讓大眾認識的第一個商品, 而2011年推出以「TAKO LABO」的品牌將印花運用在布料上,製成圍裙、大小規格的手袋、sacoche袋。 卡片設計 紙張器皿 sacoche 袋 除了在京都、東京等展出作品之外,大約從2001年與台灣展開合作的太公良設計師,感受到台灣政府對於外國設計師的支持,並在台北市觀光局發行「台北満喫Hand Book」擔任藝術設計監製,而在新加坡、香港也可以看到設計師的作品呈現,曾在2015年擔任過香港 LCX Limited 百貨公司的活動藝術總監。 手袋 此次展覽中,還可以看到設計師受到台灣這塊土地的啟發做出的圖騰發想,以鳳梨來表現台灣土地的形狀和好運旺來的象徵,並取自「台」的字型另外做出符號,完成了這幅添加有著台灣人情味的溫暖印花。 左上角印花 為融入台灣特色的印花設計 設計師的印花作為此次展覽的DM,有興趣的人可以將印花DM帶回家,做出小小海報,讓家裏也洋溢著印花的喜悅。 印花DM 四張製成的海報 設計師介紹 太公良 TAKORA Kimiyoshi Futori 視覺創作者。生於神戶市。 「grAphic tAkorA」於時尚、廣告、書籍、展示會等領域和國內外客戶展開合作,並以其創造的圖像作為觸角延伸,同時於國內外各地受邀展出。 2011年起,以名為「TAKO LABO」的品牌設計開發以印花面料為主的產品。近年來,陸續與香港 LCX Limited 百貨合作並擔任2015年度活動藝術總監;台北市觀光局發行「台北満喫Hand Book」擔任藝術設計監製;NHK音楽節目擔任Logo設計;於文芸雜誌「monkey business International」擔當封面繪製;以及參與福